陈威良的博客
Wednesday, 30 September 2015
清
主条目:清朝服飾
清軍入关之后清朝統治者用武力推行剃发易服,結果導致明代男裝及官服消失在清代的主流社會中,但在「十從十不從」的規範下,部分農村地區的士紳農民、女性、僧道、兒童等的服飾並未強制改變[9][10]。清代漢族婦女服飾變化方面較男服為少。后妃命婦,仍承明俗,以鳳冠、霞帔作為禮服。普通婦女則穿披風、襖裙。披風是
清代婦女的外套,作用與男褂相似,其制為對襟、大袖、下長及膝。披風之上,裝有低領,點綴著各式珠寶。披風的裡面,還有大襟、大襖小襖,小襖是婦女的貼身
內衣,顏色大多用紅、桃紅、水紅之類。婦女的下裳,多為裙子,顏色以紅為貴。裙子的樣式,初期尚保存著明代習俗,有鳳尾裙及月華裙等。清末,在普通婦女中
間,還流行穿褲。清代滿族婦女服飾馬甲,或叫「背心」、「坎肩」或「半臂」。清代滿族婦女所穿的旗裝長袍外面常加罩一件馬甲。這種馬甲與男式馬甲一樣,也有大襟、一字襟、對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長度多到腰際,並綴有花邊。
清代皇后服飾,皇后常服樣式,與滿族貴婦服飾基本相似,圓領、大襟,衣領、衣袖及衣襟邊緣,都飾有寬花邊,只是圖案有所不同。本圖展示的服裝紋樣為菊花及蝴蝶。整件服裝為湖藍色緞地,衣身繡各種姿態的蝴蝶,蝴蝶中間,穿插數朵菊花。袖口及衣襟也以菊花及蝴蝶為緣飾。此服為后妃所穿著。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後及兩臂繡正龍各一條;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折襉處)前後各繡團龍九條;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色雲紋。
隋唐五代十国
主条目:隋唐五代服飾
唐代男子常服,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隋唐妇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此外还有“半臂”,又称“半袖”, 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样式还有“套衫”式的,穿时由头套穿。半臂下䙓,可显现在外,也可以像短襦 那样束在里面。披帛,又称“披子”,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 舞,十分美观。从传世的壁画、陶俑来看,穿着这种服装,里面一定要穿内衣(如半臂),而不能单独使用。
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
唐代初期至中期還流行漠北的君主制国家霍尔回鹘人的胡服
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
上古
主条目:先秦服飾
根據考古,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等古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原始的織布工具和織物殘片遺存。
夏商周時期服飾的典型特徵有交领、右衽、系带等。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则縞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5]夏 商周的衣裳之制即吉礼中的冠弁服、皮弁服、爵弁服。河南安阳殷墟(魏郡或相州)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 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
商代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西周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中国西传说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Candan Jerome,1501-1576)于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在此之后,简·博定(Jean Bodin)重申了同样的论断。19世界法国汉学家阿尔伯(Abel Remusat)认为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指南针钞票纸牌算盘和活字印刷都由蒙古传入欧洲[61]。
指南針:宋沈括《梦溪笔谈》明确记载,中国宋代已有水罗盘和旱罗盘:
- 水罗盘一种:将磁针浮在水面而成。
- 旱罗盘三种:
- 将磁针放在指甲上;
- 将磁针放在碗唇;
- 用单独一根丝缕,沾一粒芥末大小的蜡,将将磁针悬挂。
一些外国学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误将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词翻译成了往来海上的阿拉伯船长的名字,因此就一错再错,得出了最早装备指南针的不是中国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错误结论。
实际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海船船体狭小,根本无法容纳百余人。当时往来南中国海、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商船,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只有中国海船,连阿拉 伯商人也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是很容易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的。
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之际,传到阿拉伯,然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后来欧洲演变出旱罗盘,再於明代时经日本传回我国。
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 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中世纪欧洲书写都用羊皮纸卷,并无“书籍”和“印刷”的概念。古騰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62]。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漢學家安田朴曾以“歐洲中心論欺騙行為的代表作:所謂古登堡可能是印刷術的發明人”為題,論證歐洲的活字印刷術來源於中國。[63]。
1240年前后,阿拉伯人从中国获得到火药的知识,称来自东方的硝石为“中国雪”,他们还知道烟花爆竹,称之为“中国花”,又称火箭为“中国箭” [64]。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一文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西方独立发明说
印刷术
主条目:印刷术
據載是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但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并非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而据李约瑟所论北宋制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有许多劣势的地方。[47]它與造紙術一樣對知識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響。另外,印刷术的发展与早期的印章无直接关系,古代印章在古埃及、古希腊、两河流域都有使用。美国考古学家在中亚土庫曼斯坦安納烏曾于2000年10月发掘出距今4300年的中亚印章,其文字仍有待考证。[48]雕版印刷: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49] 1966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发现了一本微型《陀罗尼佛经》,该经内含唐朝女皇武则天(约690年-705年)颁行的则天文字。学者断定该经不早于704年,后来被珍藏在一座建于751年统一新罗时代的舍利塔里。[50] 不过,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书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间刊行的《金刚经》。该经长5.18米(17英尺),卷轴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咸通9年农历4月15日(即868年)。[51] 学者李约瑟和钱存训(Tsien Tsuen-hsuin)的记述表示金刚经的书法雕刻远较较早印行的单页版陀罗尼经更为先进,更为精巧。[51] 另外,两个最古老的印刷农历日期为877年和882年,它们是在当时佛教圣地敦煌被发现;学者伊沛霞(Patricia Ebrey)写道,某些最早期印刷品为历书的发现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中国老祖先认为计算并标下哪天是否为黄道吉日有其必要。[51][52]
火药
主条目:火药
四大發明中的火藥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種炸藥,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據載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时期,約12世紀中期已经发展出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单兵火器(火铳)以及連發式火器(连铳)用于弥补当时宋人战斗力不及金人的劣势。中国在实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于欧洲五个世纪左右。而歐洲人約在13世紀時才懂得黑火藥的作用,而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與改良,主要是粒狀火藥和火帽等發明,黑火藥兵器乃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陸地戰爭戰術、攻城築城技術以及海軍戰列艦的發展和戰術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響,而黑火藥作為爆炸藥和推進劑,一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逐漸被無煙火藥、三硝基甲苯、苦味酸、季戊炸藥、旋風炸藥等新發明的炸藥所取代[40],這些新炸藥則不是中國人的發明。
虽然有证可查的首次火药使用是在五代十国(907年-960年)[41],不过已知最早火药配方的书面记录是在宋朝年间(960年-1279年),由曾公亮、丁度、和杨惟德在1044年《武经总要》里的记述[42]《武经总要》描述火药用于旋风车炮抛射引火球抛过城墙,或者用铁鍊操作降低甩摆高度以击碎城墙[43][44][45]。由水军船只搭载的霹雳炮(一种用火药弹丸的投石机)使得宋军在1161年采石之战大败金军,而元朝(1271年-1368年)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入侵日本时使用过铁火炮[44] 。在13和14世纪期间,火药配方杀伤力变得更加强大(硝酸盐含量高达91%),且火药武器更为先进更为致命,这在明朝(1368年-1644年)由焦玉(活跃于14世纪至15世纪初)与刘基(1311年-1375年)军事著作《火龙经》中充分体现,书中记述铁铸轰天猛火火炮、攻城喷火器、地煞神机炮〔地雷〕、毒火药配方等军火。该书于刘基死后不久完成并由焦玉作序于1412年在南阳出版[46]。
Subscribe to:
Posts (Atom)